“線損跳高,效益跳水”。對于電網企業來說,線損不僅是效益的損失,更是國有電量資源的絕對流失。線損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一樣,是電網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。
什么是線損呢?線損是指電流在通過導線進行傳輸時,產生的以熱能形式散發的能源損耗。線損主要包括有功消耗和無功消耗兩部分。
線損是電能傳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,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在實際的運用當中,除了固有的不可改變的電阻、磁抗、電抗等因素外,還存在一些人為技術上的失誤或技術上的落后造成的大量線損,而這些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進的。綜合技術層面存在的問題,結合最新的電能應用發展以及電能傳輸規律,也制定了如下技術措施。
上述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中所提到的無功補償的配置不合理,是導致線損的關鍵問題之一。有學者曾在農網改造中,對低壓無功補償進行合理配置補償,并進行試點統計分析。結果表明:合理無功補償后線損率下降了4.5個百分點,并由此推測出每月可以減少的損耗電量,降損效果明顯。
綜上所述,在低壓配網中,合理使用無功補償配置技術,不僅能夠提供供電效率,還能減少不必要的線損,達到節能的效果。因此,相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要對無功補償的合理配置引起重視,全面分析線路環境,嚴謹計算配置參數,合理制定配置方案。